激光打孔技術具有精度高、通用性強、效率高、成本低和綜合技術經(jīng)濟效益顯著等優(yōu)點,已成為現(xiàn)代制造領域的關鍵技術之一。
在激光出現(xiàn)之前,只能用硬度較大的物質在硬度較小的物質上打孔。這樣要在硬度最大的金剛石上打孔,就成了極其困難的事。激光出現(xiàn)后,這一類的操作既快又安全。但是,激光鉆出的孔是圓錐形的,而不是機械鉆孔的圓柱形,這在有些地方是很不方便的。可透過振鏡進行程式化編程控制圖形輸出。
由于激光具有高能量,高聚焦等特性,激光打孔加工技術廣泛應用于眾多工業(yè)加工工藝中,使得硬度大、熔點高的材料越來越多容易加工。
例如,在高熔點金屬鉬板上加工微米量級孔徑;在硬質碳化鎢上加工幾十微米的小孔;在紅、藍寶石上加工幾百微米的深孔以及金剛石拉絲模具、化學纖維的噴絲頭等。利用激光束在空間和時間上高度集中的特點,經(jīng)而易舉地可將光斑直徑縮小到微米級,從而獲得100~1000W/cm2的激光功率密度。如此高的功率密度幾乎可以在任何材料實行激光打孔。 通常激光打標機由五大部分組成:固體激光器、電氣系統(tǒng)、光學系統(tǒng),投影系統(tǒng)和三坐標移動工作臺。五個組成部分相互配合從而完成打孔任務。
固體激光器主要負責產(chǎn)生激光光源,電氣系統(tǒng)主要負責對激光器供給能量的電源和控制激光輸出方式(脈沖式或連續(xù)式等),而光學系統(tǒng)的功能則是將激光束精確地聚焦到工件的加工部位上。為此,它至少含有激光聚焦裝置和觀察瞄準裝置兩個部分。投影系統(tǒng)用來顯示工件背面情況。
工作臺則由人工控制或采用數(shù)控裝置控制,在三坐標方向移動,方便又準確地調整工件位置。工作臺上加工區(qū)的臺面一般用玻璃制成,因為不透光的金屬臺面會給檢測帶來不便,而且臺面會在工件被打穿后遭受破壞。工作臺上方的聚焦物鏡下設有吸、吹氣裝置,以保持工作表面和聚焦物鏡的清潔。
激光成孔的原理
激光是當“射線”受到外來的刺激而增加能量下所激發(fā)的一種強力光束,其中紅外光和可見光具有熱能,紫外光另具有光學能。此種類型的光射到工件的表面時會發(fā)生三種現(xiàn)象即反射、吸收和穿透。
激光鉆孔的主要作用就是能夠很快地除去所要加工的基板材料,它主要靠光熱燒蝕和光化學燒蝕或稱之謂切除。
(1)光熱燒蝕:指被加工的材料吸收高能量的激光,在極短的時間加熱到熔化并被蒸發(fā)掉的成孔原理。此種工藝方法在基板材料受到高能量的作用下,在所形成的孔壁上有燒黑的炭化殘渣,孔化前必須進行清理。
(2)光化學燒蝕:是指紫外線區(qū)所具有的高光子能量(超過2eV電子伏特)、激光波長超過400納米的高能量光子起作用的結果。而這種高能量的光子能破壞有機材料的長分子鏈,成為更小的微粒,而其能量大于原分子,極力從中逸出,在外力的掐吸情況之下,使基板材料被快速除去而形成微孔。因此種類型的工藝方法,不含有熱燒,也就不會產(chǎn)生炭化現(xiàn)象。所以,孔化前清理就非常簡單。
(3)關于基板吸光度:激光成功率的高低與基板材料的吸光率有著直接的關系。印制電路板是由銅箔與玻璃布和樹脂組合而成,此三種材料的吸光度也因波長不同有所不同但其中銅箔與玻璃布在紫外光0.3mμ以下區(qū)域的吸收率較高,但進入可見光與IR后卻大幅度滑落。有機樹脂材料則在三段光譜中,都能維持相當高的吸收率。這就是樹脂材料所具有的特性,是激光鉆孔工藝流行的基礎。
以上就是激光成孔的基本原理。目前最常用的有兩種激光鉆孔方式:印制電路板鉆孔用的激光器主要有RF激發(fā)的CO2氣體激光器和UV固態(tài)Nd:YAG激光器。